盐城网报道:近80万人才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建设
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、第一竞争力、第一战略,我市要实现科学发展、跨越发展必须抓好人才工作。要抓好人才工作,“引才聚才”是基础,近年来,我市通过一系列举措吸引到近80万人才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建设。 闵永刚是一名美籍华人,曾担任过IBM、圣戈班、杜邦等世界500强企业的首席技术官和首席科学家,在工业界资历深厚。较早前,闵永刚加入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的团队,对有机电子产业领域的产品进行研发。现在已经是中央组织部“千人计划”特聘专家的闵永刚和黄维团队的其他专家们一起于去年来到盐城,在城南新区成立了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盐城基地,专项研究有机电子产业领域中的光电材料部分。 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盐城基地教授、方圆环球光电技术盐城有限公司总经理闵永刚告诉记者,盐城这边土地资源比较丰富,劳动力成本也没有苏南那么高,同时交通运输也非常发达,可谓是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位置,所以非常适合科技发展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闵永刚现在还有另外一个身份——方圆环球光电技术盐城有限公司总经理,主要负责将盐城基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投入市场形成经济效益。闵永刚说,现在公司研发的照明产品已经在盐城试用了,在他看来,盐城是一个非常好的研发基地和产品试用基地。 现在已经有数十万计像闵永刚这样的人才来到盐城发挥、贡献自身能量。2012年,全市人才总量达到78.1万人,其中党政人才2.17万人,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8.3万人,专业技术人才35.25万人,高技能人才11.63万人,农村实用人才8.6万人,社会工作人才2.15万人。在我市的人才大军中,不乏高端人才的身影,我市引进的“双创”人才由2010年的7名增加到目前的148人,其中有24位院士,33位“千人计划”专家。彭波、游宇健等有机电子产业领军人才,陈党慧等风电产业的一批尖端人才、35位环保行业专家、119名环保专业博士先后参与到我市的经济社会建设中。 记者观察:我市从2009年开始启动构建长三角北翼人才高地的建设,短短几年,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,我市的人才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。但与其他城市相比,我市的人才工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,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推进人才工作的开展。
欢迎光临 官盐杂货 (http://jointpicture.com/forum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2 |